為深入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有關要求及法制政府建設工作任務,榆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作為服務企業群眾辦事的第一窗口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前沿陣地,從成立至今,一直嚴格遵循依法辦事原則,規范依法行政作為,推動行政審批服務工作規范有序開展。2020年7月份至今,累計辦件近10萬件,行政許可事項復議率、訴訟率和上訪率均為零,調查社會綜合滿意度高達99%。
夯實學法基礎,提升法治素養。一是堅持將學法用法作為開展審批工作的基礎原點,制定干部學法制度和計劃,收集梳理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近210余部,匯編高頻事項“一事一書”政策法規總冊60余本,每天1小時學法活動堅持多年從未中斷。二是成立政策法規中心,專門負責干部職工學法工作,普及《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推動行政審批政策法規落實,全面實現依法依規審批,補齊全局人員法律法規方面知識的短板弱項,進一步提升審批的合法性。三是嚴格學習成果檢驗,不定期組織法律法規知識測試,打分排名,公開結果,并與審批崗位調整與年終考核掛鉤,倒逼干部法治素養提升。
構建法治框架,規范工作開展。經過近年不斷探索,基本形成三大法治化運作框架:一是形成“授權事項辦理標準由授權部門依法制定,重大標準調整由授權部門依法審查,重大事項審辦由授權部門合議,辦理事項監管由授權部門跟進”的審監聯動框架;二是形成“法律法規條例的立、改、廢、釋和清理確認,復雜疑難事項的審批風險研判控制,受審分離重要改革文件的出臺拿捏把關,由聘請法律顧問提供咨詢建議”的依法決策框架;三是形成“前臺統一受理,后臺依法審查,窗口統一出件”的分層運作框架。三大框架的形成,為全區行政審批事項的規范運作,鋪就了法治軌道,加上了法治保險。
嚴守法律規定,嚴格依法審批。一是按照“受審分離”標準,完成297項授權事項的法定依據、條件、標準、程序、環節“顆?;笔崂砉ぷ?,形成“一事一清單”辦事指南和審辦標準,在省中控平臺、市區政務服務網站和政務服務大廳進行了依法公開。二是開發了“一窗綜合受理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行政行為的發生全過程嵌入了法定范式,事項辦理全程計時、流轉環節全部留痕、遠程踏勘全程網上錄像、現場踏勘全程亮證執法,全程佩戴執法記錄儀,記錄現場踏勘全過程保證審批的公正公開。所有事項均納入“一窗平臺”,并接入電子政務監察外網,與區政務監察投訴中心實現互聯互通,行政審批事項審辦過程全程公開透明。三是定期評估復盤,組織開展行政許可案卷評查活動,通過信息系統比對和紙質檔案抽檢,查缺補漏,規范行為。
四是強化普法宣傳,營造守法氛圍。充分發揮人密場所普法宣傳獨特優勢,通過在政務服務大廳懸掛標語、制發宣傳冊、滾動播放普法宣傳片等方式,為辦事群眾營造了“進門見法、抬頭學法、辦事依法”的學法用法氛圍。五是近期,榆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還將借助全區“受審分離”部門事項受理職能調整動員會和部分事項受理職能下放鄉鎮業務培訓會的機會,聘請市政協委員、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邸飛律師,專門輔導局屬審辦業務骨干及鄉鎮審批專干學習《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推動普法教育持續走深走實。